許國棟: 未來10年要在100-200個城市建設生態綜合體項目,打造優質生態產品
時間:2017-10-26
來源:中宜環保產業研究院
作者:李瑞玲
在最近召開的十九大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而這也為環保產業的未來指明了方向。10月25日,在2017環保創新年度峰會暨(第三屆)環保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現場,中持股份董事長許國棟以參賽導師的身份發表了“城鄉生態綜合體項目”主旨演講,向人們闡述在環保行業什么是優質的生態產品。
什么是生態綜合體?
“生態綜合體是由污水廠或者是典型的環境基礎設施和現代農業以及生態景觀這三個要素共同組成的區塊;區塊覆蓋的面積是污水處理廠周邊半徑的一兩公里到兩三公里的范圍。”許國棟講到。
許國棟認為,城鄉生態綜合體,第一可以實現良性的物質循環。污水廠作為一個資源廠,產出的肥料、能源和清潔的水可以使用到這個區塊內,而農業產生的廢棄物也可以到污水廠被協同消化和循環利用。同時,城市的餐廚垃圾、綠化垃圾等有機廢棄物也可在該區塊實現循環。生態綜合體構建了良性的城鄉物質循環,推動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第二,城鄉生態綜合體可以實現環境基礎設施和景觀、農業的功能融合。比如近郊農業可以作為景觀成為公園,也可以作為消納有機廢棄物的過程和載體,成為環保處理的手段,在功能上實現融合。
許國棟表示,城鄉生態綜合體也可以理解為三個園:近郊公園、產業園和生態園。
首先是一個近郊公園。公園內的景觀不完全由傳統的綠化景觀、園林景觀組成,也包括農業景觀,是人與自然的交互界面。第二,是個產業園。在城鄉生態綜合體幾平方公里內的區塊內可以存在各種各樣的產業,比如休閑產業、文化產業、園藝服務業以及其他的產業。第三,它是一個生態園,通過能量自持、資源循環,實現城鄉過渡區或新的低密度發展區的可持續、生態發展。
生態綜合體為誰創造了什么價值?
許國棟認為,生態綜合體第一是實現了污水處理廠或環境基礎設施的可持續發展。“比如說水處理到什么程度,出路是什么,污泥處理到什么程度,產生的廢棄物,出路是什么,生態綜合體首先讓環境基礎設施得到可持續的發展。”
第二,能夠非常好地開發利用污水處理廠周邊的土地。由于味道、景觀、心理、建造質量等種種原因,污水處理廠的環境設施鄰避效應造成的爭端經常發生。“大家對污水處理廠經常避而遠之,但是它實際又處在每個中小城市的近郊”,許國棟講到,“我們城市的發展、國土資源非常有限,我們需要很好地利用這塊資源。生態綜合體可以非常好的實現污水處理廠周邊土地開發和區域發展的價值。”
第三,對近郊農業和農村發展有非常大的價值,能夠推動周邊農民的職業化。通過農業現代化和產業化,讓農民系統地為城市的發展、城市的環境需要以及城市的農產品需要系統地服務。
許國棟提出,“農業單純地發展很難盈利,只有靠為城市服務、綜合的回饋和反哺,才能讓農業和農村和諧發展,這就是生態綜合體的第三個價值。”
生態綜合體“G+B+C”的商業模式
許國棟認為,生態綜合體是一個很綜合的項目,它產生三方面的價值,需要從三方面來尋找回報。首先是政府客戶(G)。需要政府為生態綜合體PPP項目提供一個低的但是穩定的基礎收益和保障,以及財政政策的支持和補助。第二是產業客戶(B)。可以從產業園的角度、發展產業的角度來獲得收益。第三是從個體消費者(C)取得一定的收益。
未來10年,要在100-200個城市建設生態綜合體項目
許國棟提出,未來10年中持股份將在100-200個中小城市建設生態綜合體項目。第一個五年,做示范并擴張出2-3個項目,打通生態綜合體項目的物質循環以及盈利模式。第二個五年,建設100-200個城鄉生態綜合體項目,為中小城市周邊的污水廠、周邊土地的發展開發、美化做出貢獻。
許國棟認為,中持股份正在打造的城鄉生態綜合體項目,是面向中小城市近郊區域,為可持續發展打造的一個生態產品,也是第一次在環保產業中綜合地把環保與發展進行系統的考慮,把生活、生產、生態三要素進行綜合考慮,做價值創造的嘗試,是環保產業在跨界融合上的一次重要探討和實踐。
附:生態綜合體概念的提出及由來
2013年,許國棟在江蘇省(宜興)環保產業技術研究院平臺上建設了中國城市污水處理概念廠專家委員會,旨在推動建設面向未來,超越當今世界先進水平20年的中國污水處理概念廠來領跑行業。專家委員會對概念廠提出了四個追求:水質永續、能量自給、資源循環和環境友好。為了探討未來的污水廠和周邊的關系,四年來中國城市污水處理概念廠專家委員會做了大量的工作,如設計大賽、國內外考察、國際研討會等。
生態綜合體是概念廠發展過程中專家委員會提出的一個概念,現在已經在實施。現在中持股份在宜興正計劃開工建設一個區塊面積大約有2000畝的生態綜合體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