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污水資源化利用,看北控水務如何實現環境與社會經濟效益雙贏
時間:2021-02-01
來源:北控水務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0部委發布《關于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對全面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進行了部署。
水資源短缺是制約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瓶頸,同時,我國水環境污染和水生態安全形勢也十分嚴峻。近年來,我國污水處理和水污染治理取得了卓越成效,但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比例和水平仍然偏低,再生水利用量不到城鎮污水排放量的15%,具有巨大的可開發利用潛力。
污水資源化利用指污水經無害化處理達到特定水質標準,作為再生水替代常規水資源,用于工業生產、市政雜用、居民生活、生態補水、農業灌溉、回灌地下水等,以及從污水中提取其他資源和能源,對優化供水結構、增加水資源供給、緩解供需矛盾和減少水污染、保障水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專注于水資源循環利用和水生態環境保護的旗艦企業,北控水務聚焦水資源的高效開發與可持續利用,積極創新,不斷研發和改進技術,持續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
▲北京市稻香湖再生水項目對污水進行深度處置后,達標的尾水一路作為市政雜用水;另一路排入南沙河作為生態補給用水,提升河道水體質量;第三路作為北部京能熱電廠的生產冷卻用水,進入生產環節,繼續創造經濟價值,服務首都。
北控水務執行總裁李力曾在采訪中介紹,集團在京項目已全部完成再生水廠的改造升級,出水主要指標達到地表IV類標準,主要應用于城市河湖補水、景觀用水、工業冷卻以及市政用水等領域。
今天,就跟小編一起去了解幾個項目,聊聊北控水務與污水資源化利用的那些事兒。
科技創新 技術加持
濰坊市壽光濱海(羊口)經濟開發區
再生水回用工程項目
濰坊市壽光濱海(羊口)經濟開發區再生水回用工程項目一期處理規模5萬m³/d,每年回用再生水量1800萬m³,節約水資源開采量1825萬m³。按照山東濟南歷史名跡大明湖蓄水量為120萬m³計算,相當于節約了15個大明湖的水量。
項目采用預處理加雙膜法處理工藝,其中DOW新型超低壓膜是首次在國內中水項目中應用的膜技術。項目充分循環利用污水處理廠達標排放的尾水資源,以環境科技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自2014年投運以來,項目為羊口鎮渤海工業園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先進制造業園區等各企業提供生產用水,同時為羊口鎮區綠化提供了高品質水源。
濕地凈化 生態補水
昆山市北區污水處理項目
作為國家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規劃國債項目,昆山北區污水處理項目建設總規模20萬m³/d,出水執行一級A標準,是昆山市首家最大的半地下花園式污水處理廠。該項目不僅在污水處理和水環境治理為昆山市提供了經驗技術,還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大力推進再生水回用。
目前,昆山北區污水處理項目已有5-6萬m³/d的出水引入同心河作為生態補水,5000 m³/d出水作為長江北路生態濕地用水,同時,出水還用于廠區內部綠化噴灌、脫水機房及濾池反沖洗以及隔壁糞便處理廠的稀釋。
優水優用 高效配置
太原市再生水項目
太原市地處黃河流域中游,城市面臨水資源短缺、生態環境用水不足的嚴峻形勢。再生水是未來太原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北控水務遵循“優水優用、高效配置”原則,從工業、生態、綠化等方面,合理有效利用水資源,因地制宜推廣再生水利用。目前,該項目再生水回供太原市工業企業、八河、園林綠化的管網主框架已形成。
項目全部建成后,計劃每日為重點工業用戶及景觀補水用戶提供16.7萬m³供水,真正做到以水定產、以水定城、以水定人、以水定地,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
生態補水 暢流活水
北京市大興區新鳳河流域綜合治理項目
新鳳河是涼水河的重要支流,最終匯入北運河,治理前新鳳河部分河段因水源短缺而黑臭或斷流。北控水務針對流域總體水資源匱乏、河道缺乏生態基流等問題,提出水資源優化調度系統解決方案:以再生水為主要水源,綜合利用雨洪、地表水等,確保干支流暢流活水。
新鳳河水系連通及循環利用工程目前每天約有4萬方清水注入河道,新鳳河上游、老鳳河上游已得到再生水補給,同時,水環境的全面提升也有力促進了新鳳河流域生態系統的修復改善,成功打造“水清、岸綠、親水、宜人”的美麗風景。
國際標準 領先工藝
新加坡樟宜Ⅱ新生水項目
通過國際領先的工藝及精細化運營管理能力,北控水務建設新加坡樟宜II新生水廠,創建新生水品牌AQENT®,生產遠超《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觀環境用水水質》標準的高品質再生水,為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的工業用水、生態環境景觀用水和飲用水水源補充。
新加坡政府提出開發四大“國家水喉”計劃,其中之一就是污水再利用項目,即“新生水(NEWater)”項目。作為新加坡首家投資水務的外國企業,北控水務新加坡樟宜II新生水項目采用雙膜工藝(微濾+反滲透)對新加坡樟宜污水廠出水進行深度處理,生產高質量再生水(新加坡稱之為新生水),為新加坡提供工業用水和自來水水源補充,對新加坡用水安全發揮著重要作用。
能源回收 再生利用
秦皇島市污水污泥處理PPP項目
在秦皇島市污水污泥處理PPP項目中,秦皇島第一、第二、第三污水處理廠利用污水處理后的中水作為水源熱泵熱源,為廠區辦公樓和生產生活區域提供采暖和制冷保障。與燃煤或燃油取暖相比,水源熱泵能有效節約能源消耗,減少污染物排放。
能“變廢為寶”的除了污水,還有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該項目的北戴河新區污泥處理廠設計能力為日處理污泥(含水率80%)300m³,處理工藝采用分級/分相厭氧消化工藝,最終產生的沼渣經深度脫水后可用作園林綠化、農業利用、土壤改良的營養土;產生的沼氣經提純后,一部分用于預處理單元的原泥預熱,剩余部分可用作車用燃氣,從而實現污泥的“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再生利用。
▲北控水務正在建設的銀川市第一再生水項目,將集污水處理、再生水利用、科普教育為一體,對興慶區東北部、德勝片區生態環境、水資源循環利用有著重要意義。
此外,在日常生產運營中,北控水務各供水項目嚴格控制自用水量,對項目用水效率提出高于國家標準要求的星級企業考評標準,規定涉及工藝水回用的水廠其自用水率需≤1%,不涉及工藝水回用的水廠自用水率需≤3%。同時,北控水務在新建水廠中均設有工藝水回用系統,要求老舊水廠增設工藝水回用系統。
從污水處理廠轉型到再生水廠,污水資源化利用正成為遍布全國的北控水務項目的突出特征。每一個項目的背后,都映射出北控水務為緩解水資源緊張、改善水環境生態的不斷探索與努力。北控水務也將繼續為推動我國污水資源化利用實現高質量發展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