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繆夢羽) 實現“雙碳”目標,既有機遇又有挑戰。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環保產業與環保企業,要如何抓住“雙碳”目標帶來的科技創新和產業機遇,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新賽道呢?昨日,“碳達峰、碳中和與環保產業發展專題報告會”在成都舉行。會上,各環保專家、環保企業,圍繞如何尋找“雙碳”下的新發展機遇展開討論。
四川省環境政策研究與規劃院院長羅彬以“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環保產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為主題作了演講。羅彬談道,“十三五”以來,全省能源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增長趨緩,基本保持穩定。單位GDP二氧化碳(碳排放強度)持續降低,“十一五”以來累計下降64%,“十三五”以來累計下降26%。
在他看來,四川具有碳排放基數小、人均少,清潔能源優勢突出,綠色低碳產業粗具規模等實現“雙碳”的有利條件,但仍面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對此,他建議道:“能源、交通、建筑、產業是碳排放的重點領域,我們可以采取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措施,比如持續推進能源系統清潔優化,加快打造低碳交通運輸體系,以碳存量削減保障工業高質量發展,推動建筑領域低碳化電氣化等。”
最后,針對環保產業如何融入碳達峰碳中和,他提道,可以從節能、重構再造、循環利用3個方面,加緊技術研發、裝備制造、應用推廣。比如,在壯大節能產業優化用能方式方面,實施電力為主、天然氣為輔的新增用能策略;在發展循環經濟方面,可推進工業余壓余熱、廢水廢氣廢液的資源化利用;在重構再造方面,可建設國家新能源和智聯網汽車基地。
“要抓住‘十四五’窗口期和機遇期,認清科技創新、制度創新一體推進對行業發展的重大意義,搞明白‘雙碳’并行和減污降碳協同并舉。”會上,四川聯合環保產業聯盟輪值主席、四川省環保產業協會副會長、成都市興蓉環境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磊對協會企業提出希望。他表示,落實“雙碳”戰略必將推進工業、能源、技術和消費等領域綠色轉型和迭代升級,這些都與環保產業市場息息相關。企業必須依靠科技力量,抓緊部署綠色技術研發,加速推廣綠色技術應用,以數字化轉型和綠色化轉型的深度融合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與“雙碳”戰略目標實現。 2021-07-27 00:00:00:0繆夢羽碳達峰、碳中和與環保產業發展專題報告會舉行
-
17:17已群發
-
昨天 13:35已群發
-
星期三 18:19已群發
-
星期二 17:39已群發
-
星期一 12:20已群發
-
星期日 12:40已群發
-
07月24日已群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