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5日,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陸新明就我國如何落實《中美關于在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的格拉斯哥聯合宣言》針對甲烷減排內容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十四五”期間,生態環境部將從五個方面采取進一步的措施,結合相關規劃和政策的制定和落實,推動開展中國控制甲烷排放行動。
這5個方面的安排和打算主要有:
1是開展甲烷排放控制研究。對中國甲烷排放控制現狀進行充分的調研,在煤炭開采、農業、城市固體廢棄物、污水處理、石油天然氣等領域,研究制定有效的甲烷減排措施,促進甲烷回收利用和減排技術的發展。
2是推動出臺中國甲烷排放控制行動方案。建立煤炭、油氣、廢棄物處理等領域甲烷減排的政策、技術和標準體系,適時修訂煤層氣,也就是煤礦瓦斯排放標準,強化標準的實施,同時加強石油天然氣開采,廢棄物等領域甲烷排放控制和回收利用,修訂溫室氣體自愿減排機制管理辦法和相關方法學,支持具備條件的甲烷減排項目參與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利用市場機制,鼓勵企業開展甲烷減排。
3是加強重點領域甲烷排放的監測、核算、報告和核查體系建設。推動重點設施甲烷排放數據收集和分析,開展重點區域、重點企業甲烷減排成效評估跟蹤,完善應對氣候變化統計報告制度中甲烷相關數據的報告制度。不斷提升甲烷排放的數據質量。
4是鼓勵先行先試。繼續鼓勵重點領域甲烷自愿減排行動,鼓勵地方和行業企業開展甲烷排放控制合作,建立示范項目和工程,推動甲烷利用相關技術、裝備和產業發展。實現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能源資源化利用和污染物協同控制等多重效應。
5是加強國際合作。在甲烷控制政策、技術、標準體系、甲烷監測、核算、報告和核查體系以及減排技術創新等方面與各方加強合作和交流。
甲烷被認為是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溫室氣體來源
甲烷被認為是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溫室氣體來源,但相較而言它在大氣中存在的時間更短,溫室效應卻更強。聯合宣言中,中美兩國表示將合作加強甲烷排放的測量;交流各自加強甲烷管控政策和計劃的信息;并促進有關甲烷減排挑戰和解決方案的聯合研究。
對此,陸新明表示,制定甲烷行動計劃作為控制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的重要內容,是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落實中美聯合宣言的重要舉措。
今年4月22日,習近平主席出席領導人氣候峰會時提出,中國將加強對非二氧化碳排放的管控,中國“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加大甲烷、氫氟碳化物、全氟化碳等其他溫室氣體管控力度,“十四五”期間,中國將采取進一步的措施,結合相關規劃和政策的制定和落實,推動開展中國控制甲烷排放行動。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給水排水》”的所有作品,版權歸《中國給水排水》雜志社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給水排水》)”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僅供分享不作商業用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原版權所有者不同意轉載,請聯系我們(022-27835520),我們會立即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