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武漢港灣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為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是科技部備案的轉制科研院所。 公司2007年被認定為交通部重點實驗室,2008年起連續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證,2011年通過 “三位一體”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006年來公司連續五屆榮獲湖北省省級文明單位稱號,并于2013年提檔升級為省級最佳文明單位。
以技術引領二航局發展始終是武港院的職責和使命。秉承“爭科技領先,創管理一流”的企業精神,經過幾代人的拼搏奉獻,武港院已發展成為集科研、設計、檢測、施工技術及維修加固、新材料、工程監理為一體的綜合性設計研究單位,近年來更積極向房屋建筑裝配化、城市綜合管廊、水利水電等領域不斷拓展。
2017年3月24日,依托武港院成立的中交二航局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正式掛牌,該研究院的成立是二航局落實中國交建“五商中交”戰略部署的最新探索,將助推二航局的整體城市規劃、設計咨詢及技術研發能力大幅提升,也標志著武港院向市政領域轉型升級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武港院擁有水運設計(全行業)甲級、港口河海工程咨詢甲級、建筑行業(建筑工程)乙級、公路養護工程施工從業一類、檢測(水運)材料、結構雙甲級、公路工程橋梁隧道專項檢測、檢測(公路)乙級、監理(水運工程)甲級、特種專業工程專業承包等資質。
引進與創新并舉,武港院已逐漸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技術和細分市場競爭優勢,建立了“產學研”鏈條式開發模式,實現了技術快速向生產轉化,取得了眾多科技成果:“十二五”期間,武港院累計獲得科技部及二航局科研課題40余項;獲獎成果68項,其中省部級以上獎項36項;獲國家專利43項(其中發明專利7項),軟件著作權5項;獲國家級、省部級工法6項;發表論文230余篇。“短線匹配法節段預制拼裝體外預應力橋梁關鍵技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模塊化鋼桁梁自動頂推系統”獲第十七屆“中國專利獎金獎”,“步履式頂推技術及橋梁工程應用”獲得“湖北省技術發明一等獎”, “港珠澳預制沉管混凝土裂縫控制成套技術”獲中交股份“科技進步一等獎”。
公司主編了《港口工程樁基動力檢測規程》《港口工程基樁靜荷載試驗規程》《港口工程碎石樁基礎設計與施工規程》《水運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溫度裂縫控制技術規程》《水運工程材料試驗規范》《港口工程荷載規范》局部修訂(重件荷載部分)等技術規程;參編了《港口工程混凝土非破損檢測技術規程》《港口工程灌注樁設計與施工規程》《格型鋼板樁碼頭設計與施工規程》《預防混凝土堿骨料反應技術規范》《砂漿和混凝土用硅灰》《水運工程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海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混凝土用硅質防護劑》《混凝土外加劑中殘留甲醛的限量》《船閘工程施工規范》《水運工程結構耐久性設計標準》《水運工程結構防腐蝕施工規范》《水運工程混凝土試驗檢測技術規范》等技術規程;承辦主編了交通行業學術性刊物《交通工程建設》;凸顯了在交通建設領域的領軍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