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昭通市委書記蘇永忠: 踐行“兩山論” 打造河流生態治理的“昭通樣本”
政務:微昭通 2023-03-08 18:12
一江清水、兩岸青山。云南昭通地處長江上游、金沙江下游、赤水河源頭,境內有長江干支流河流393條,是保護長江中下游生態環境的源頭防線。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全國人大代表、昭通市委書記蘇永忠接受云南網記者采訪,分享了河流生態治理的“昭通路徑”。
全國人大代表、昭通市委書記蘇永忠 雷桐蘇 攝
近年來,昭通市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樹牢“問題在水里、根子在岸上”的理念,從組織領導、污染防治、保護修復、普法宣傳、問題整改五大方面持續發力。
市級成立了書記、市長任雙組長的領導小組,下設專班高位推動;完善了“黨建+河(湖)長制”等機制,深入開展“一個U盤下達河長令”行動;產業上突出“禁”,嚴禁高污染、高排放項目落地,決不要帶污染的GDP;農業上突出“控”,重點開展控肥、控藥、控水、控膜“四控”行動;治污上突出“截”,嚴禁向河道內直排污水、傾倒垃圾,目前赤水河流域17個鄉鎮“兩污”處理設施實現100%全覆蓋;通過實施“綠化美化三年行動”,全市森林覆蓋率達50.1%;赤水河流域關閉煤礦23座、砂石料場116個,完成684萬噸歷史遺留磺渣整治……為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安全屏障貢獻了“昭通力量”。
通過多年努力,昭通市實現了“兩個100%”和“一江清水出昭通”的成效。“兩個100%”即全市14個地表水國控斷面水質達標率達100%,19個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一江清水出昭通”則是指境內393條長江干支流,出境斷面水質基本穩定保持在Ⅱ類以上。2022年,昭通水環境質量位居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第17名,是云南省唯一入圍前30名的州市。
人民群眾也在綠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活之美。通過加快推進鄉村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覆蓋,農村環境衛生條件得到大幅改善;通過加快發展綠色經濟,推進生態農業發展,助推群眾增收,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持續增強。
今日推薦
來源/云南網 期俊軍 段芃 瞿姝寧 雷桐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