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商務部一把手集體亮相!釋放重磅信號
(原標題: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商務部一把手集體亮相!釋放重磅信號)
26日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年會上,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商務部負責人重磅發聲;國際機構和組織代表、跨國公司高管們齊聚一堂。中外政商學界重磅嘉賓共同把脈經濟,尋找復蘇良方。
國是直通車與騰訊財經聯合推出“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晚報”,一起看看這場論壇有哪些重要信息值得關注?
鄭柵潔: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鄭柵潔表示,中國經濟的巨大潛力和平穩健康發展,將為國內外投資者提供廣闊的合作空間和寶貴的發展機遇。與中國同行就是與機遇同行,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
鄭柵潔
關于中國宏觀經濟怎么看,鄭柵潔認為重在看“勢”,看中國經濟過往的態勢、當前的形勢和今后的趨勢。
從新時代10年態勢看,中國經濟總量邁上新臺階,經濟結構實現新優化,經濟動能取得新優勢,經濟活力得到新釋放;
從當前形勢看,今年以來,中國經濟運行持續回升,增長動力不斷增強,發展走勢穩中有進、整體向好;
從今后趨勢看,中國發展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
“相信只要全面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把各方面潛力和活力充分發揮出來,中國經濟必將在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上闊步前行,不斷取得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成就。我們有決心、有信心,也有能力!”鄭柵潔說。
劉昆:中國的創新、研發投入
仍在高速增長
財政部部長劉昆介紹,十年來,我國實施大規模減稅降費,“放水養魚”培育市場主體,中國市場主體數量從2012年的5500萬戶增加到2023年初的1.7億戶,是高質量發展的活力源泉。
財政部部長劉昆
劉昆表示,未來將進一步完善財稅政策措施,突出對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特困行業的支持,讓市場主體多減一些負擔,增添更大發展動力。
劉昆還表示,將充分發揮財政政策調節作用,加強交通、能源、水利、農業、信息等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和帶動全社會投資。此外,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財政政策將支持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談到如何支持科技創新,劉昆強調,中國的創新、中國的研發投入還在一個高速增長的通道上,我們將繼續把支持科技創新擺在優先位置,加大投入力度,提升管理效能,更好發揮企業科技創新主體作用,增進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落實完善財稅支持政策,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安聯保險董事會主席:
國際社會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中國
安聯保險集團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奧利弗·貝特說,中國推動學習創新和生產力提升,為中國創造了獨特的活力和智慧,也為中國贏得了國際社會高度的尊重。中國在開辟現代化道路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現在,中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具有信心、更有能力,創新、活力和國際合作將在中國未來的經濟復蘇中發揮非常關鍵的作用,并幫助中國在推動全球繁榮與和平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貝特表示,他非常高興聽到中國經常性并非常堅定地作出繼續開放的表態。跨國企業在中國現代化道路的快速推進過程中作出了自己的貢獻,這讓他感到自豪。中國與跨國企業互惠互利,實現雄心與目標。融入全球市場的努力讓數以億計的中國人民擺脫了貧困,躋身中等收入階層。
“我們期待繼續支持中國推進現代化進程。國際社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貝特表示,中國也是未來創新和質量非常重要的來源國,希望中國和世界同步取得發展的成功。“中國有一句話是‘花自盛開,蝴蝶自來’,我祝愿中國投資熱土不斷開出鮮花。”
IMF總裁:今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或將超三分之一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稱,1月份IMF預測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為5.2%,這不光對中國意義重大,對全球也同樣重要。這意味著,2023年中國經濟復蘇反彈會使其對世界經濟的貢獻將達三分之一,甚至超三分之一。
“中國經濟深度融入全球經濟,我們的分析表明,中國GDP每增長1%,會帶動亞洲經濟整體增長0.3%,中國經濟復蘇現在非常穩固,而且也有非常強勁的動能。”格奧爾基耶娃說。
在她看來,中國當前正面臨兩個重要機遇。
一是通過提高生產率,推動經濟再平衡,從過去投資驅動增長轉向更多倚重消費拉動增長,這樣的增長趨勢會更持久、更少依賴債務,且可以應對氣候危機。
二是綠色增長,IMF樂見中國提出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這一承諾顯示了應對氣候變化對于長期發展的重要性。
寶馬集團董事長:
合作創造繁榮,脫鉤兩敗俱傷
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指出,中國是寶馬集團最大的單一市場,也是最具戰略意義的市場之一。深耕中國市場近30年,寶馬集團不僅是經濟增長的貢獻者,更是科技創新、社會發展和文化建設的參與者。
目前,寶馬集團已在中國建立了集團內部最大的生產布局和德國之外最大的研發布局,并持續擴大在華投資。自2010年以來,寶馬沈陽生產基地已經獲得超過830億元人民幣投資,成為寶馬在中國的發展基石和中德貿易合作的典范。
他認為,華晨寶馬的成功經驗證明了“合作創造繁榮,脫鉤兩敗俱傷”。“我們堅信合作是經濟發展的基礎,增長是繁榮的共同驅動力。中國巨量人口的現代化,將釋放對創新產品和服務的需求。而在中國和歐洲的外商直接投資將我們的經濟緊密相連,這是對脫鉤觀念的強有力回擊。”
力拓集團CEO:
分裂只會讓經濟復蘇更加困難
力拓集團首席執行官石道成表示,全球發展不是零和博弈,分裂會威脅發展,發展只有在其紅利得到共享時才能持續。
“今年中國有望再次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重大貢獻者,并且成為新技術開發應用的領導者,這些技術可以助力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共同挑戰。”石道成說。
馬士基集團CEO:
貿易是解決問題的良方
馬士基集團首席執行官柯文勝在會上表示,貿易促進經濟發展,讓人民脫貧的潛力是顯而易見的,中國就是例證。貿易有助于團結世界各地人民。通過貿易可以更多看到繁榮和和平,在全球貿易中也推進了各國的對話和合作。
進出口貿易
柯文勝表示,貿易可以促進合作,可以推動對話,如果處理得當也可以創造財富和機會,惠及全球人民。他強調,貿易并不是要擔心的問題本身,貿易是解決問題的良方。
蘋果公司CEO: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迅速,應確保使用正確方式幫助人類
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表示,縱觀全世界范圍的創新,人工智能十分重要,技術發展迅速,對人類產生重大影響。“作為技術發明者,我們應該確保使用正確方式幫助人類,這是非常重大的責任。”
庫克直言,蘋果與中國的關系已經30年了,非常高興能在這個時間來到中國,非常榮幸能夠服務于蘋果的客戶和消費者。庫克談及這些年來中國的體會,他看到在中國有很多變化,城市非常現代化,農村也變得工業化,但中國文化沒有變,文化使得一切都有可能。
談到教育時,庫克表示,蘋果與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的合作項目,給農村學生提供數字教育,學生成績上升很多。未來,蘋果將提高對這個項目的投入承諾,增加到1億元人民幣。教育使人們變平等,使人們獲得變成杰出人才的機會。希望能找到途徑,將教育提供給更多得不到教育的人。
港交所主席:正在籌備“雙柜臺”模式
助力實現人民幣交易港股
香港交易所主席史美倫在參加論壇時透露:“我們正在籌備人民幣國債期貨和港幣人民幣‘雙柜臺’。在今年內,采用這個雙柜臺模式的港股上市公司的股票,不僅可以用港幣交易,還可以用人民幣交易。”
史美倫稱,“十四五”規劃對香港提出了更高的定位和期望,支持香港建設八大中心,這是更高的使命,也意味著更大機遇。港交所至少可從四個方面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升香港國際競爭力。
第一,繼續不斷優化上市機制,為香港、為中國的高質量發展提供融資機會。
第二,發展衍生品市場,積極推進“互換通”業務開展,為國際投資者提供人民幣利率風險管理的重要工具。
第三,人民幣國際化,大力發展更多其他的人民幣投資產品和風險管理工具。
第四,大力開拓碳市場和其他的ESG(環境、社會與治理)產品,利用資本市場的力量促進全球邁向“碳中和”。
“這些只是香港交易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一部分計劃,但是這里每一件工作只要做好了,都會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都會給香港帶來很大的機遇。”史美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