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污水處理率的逐年提高,污泥產生量增長迅速,但污泥的處理處置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妥善解決,污泥處理處置之路異常坎坷。
2013年3月~9月期間,紹興市出現了不少偷倒印染污泥事件。對這樣的違法行徑,廣大市民深惡痛絕,人人喊打。對此,相關部門積極介入查處,下決心花大力氣開展集中整治。
然而,打擊違法行為,僅僅是治標,要治本,還需要一系列“組合拳”。在規范工業污泥清運處置方面,紹興市一直在進行著積極有效的探索。
“五個統一”確保工業污泥處置到位
□不能非法偷倒處置,那印染污泥要往哪去呢?
“截至去年底,在越城區和袍江新區,59家企業都與紹興中環再生能源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環公司”)簽訂了印染污泥的處置協議,包括3家在建的企業。”紹興市環保局固廢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孔維澤指著電腦上的一組名單告訴記者。
2013年8月底,紹興中環公司的污泥一期干化設施改造完成,每天可增加500噸的污泥處理量。而目前,紹興市區59家企業每天的污泥產生量約320噸,憑中環公司的能力,現在已能消化這部分污泥。
據了解,這59家企業中,日產污泥量最大的有近20噸,最少的只有0.1噸。根據紹興市發改委審批,企業交給紹興中環公司的污泥處置費為195元/噸。協議企業在銀行都預交有一筆押金,這筆押金按照印染企業的產生量確定,包括一季度的清運費用和處置費用。
“清運和處置印染污泥,產生的費用就在這筆押金中扣除,押金用途固定,協議企業平常不能提取。” 孔維澤說。
2013年9月,紹興市政府發布了旨在治理污泥的《紹興市區工業污泥清運處置管理暫行辦法》,核心內容就是“五個統一”,即“統一臺帳、統一清運、統一處置、統一價格、統一結算”。
在統一臺賬方面,《辦法》要求工業污泥產生單位如實記載污泥的產生量、貯存、流向、處置等情況,必須配置與污水處理能力相適應的污泥處理設施。同時,要建設符合標準的污泥貯存場所,不得將污泥堆放或棄置在劃定的貯存區域以外。
在統一清運和統一處置方面,《辦法》要求,工業污泥產生、清運和處置單位必須落實污泥轉移聯單制度,工業污泥產生單位必須與工業污泥清運、處置單位簽訂污泥清運、處置合同,并向屬地環保部門備案。
“五個統一”的核心在于統一價格和統一結算。
根據《辦法》,污泥清運和處置實行預收制度,由各污泥產生單位在銀行開設專用賬戶。每季度初,根據環保部門核定的季度污泥產生量向專用賬戶預存相應的處置款項;每季度末,根據企業實際污泥產生量進行統一結算。
“以往,印染企業覺得偷倒污泥比合法處置污泥的成本小,現在就不同了。”紹興市環保部門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于印染企業預交了處置款,如果企業的污泥清運和處置不當,環保部門會追責,而且這筆錢也不會返還企業。
另一個有效的措施是,每一輛工業污泥清運車都裝上了GPS導航。現在紹興市越城區和袍江的印染污泥運輸,只有遠騰運輸有限公司一家公司有資質,這家公司的6輛車均裝上了GPS。通過GPS監控系統,管理部門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些車的運行軌跡,排除了亂倒的可能性。這正是“五個統一” 管理模式中“統一清運”的體現。
多種處罰方式一個都不能少
□違法企業強調自身困難就能減輕處罰嗎?
2013年底,紹興市百潔家政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潔公司”)負責人何某,一早來到紹興市環保局環境監察支隊,面對一份剛下達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他一再解釋并強調困難。
“污染環境必須付出代價,這是法律的規定,沒有商量余地。”紹興市環境監察支隊教導員洪榮成沒有松口。最終,何某在行政處罰決定書上簽了字,他的公司按法律規定的上限被處以5萬元罰款。
百潔公司的受罰,也是緣于一次污泥隨意傾倒事件。
2013年9月,百潔公司受浙江紹興蘇泊爾生活電器有限公司委托,先后兩次清運蘇泊爾公司生產車間產生的含水污泥。受托后,百潔公司卻用槽罐車將污泥沉淀后產生的上層廢液傾倒在袍江育賢路旁,約3.6噸污泥則傾倒在越城區鹿湖莊。被相關部門查處后,百潔公司已按要求于10月份將傾倒的污泥清理完畢。
按照《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有關規定,“在運輸過程中沿途丟棄、遺撒工業固體廢物的”,“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經過法定程序,紹興市環保局對百潔公司作出了行政處罰決定,按上限進行處罰。
洪榮成介紹說,百潔公司只是今年紹興“污泥事件”發生后,被處罰的眾多企業中的一個。針對傾倒工業污泥這一環境違法事件,紹興市充分發揮環保公安聯合執法的優勢,逐漸形成防范和打擊環境污染犯罪行為的合力。
來自紹興市環境監察支隊的數據顯示,2013年,紹興市聯合查處與污泥有關的環境污染案件20多起,行政拘留18人,刑事拘留32人,搗毀了3個團伙,涉及企業20多家,有企業甚至由于多次違法,多次被處罰。
亂倒印染污泥的成本,無疑是很高的。洪榮成告訴記者,現在,亂倒印染污泥一旦被查處,不僅被要求登報道歉、按法律法規上限接受處罰,還要繳納一筆土地修復金,讓受污染的土地恢復原樣。
“被查處的企業,按照他們亂倒印染污泥的量,核定這筆土地修復資金,這對企業來說,也是不小的代價。” 洪榮成說。據悉,目前被查的一批企業,土地修復資金均已繳納。
網格化管理拉緊法網
□執法人員有限,如何讓亂倒者無機可乘?
記者了解到,紹興市環保局已建立起了網格化管理體系,在每個村設立了環境監督員,讓更多人參與到抵制亂倒印染污泥的行動中去。
據介紹,這種環境監管模式是將管轄區域劃分為若干“格”,相鄰的若干個“格”聯結成“網”,形成覆蓋全市的“網格化”監管網絡。
也就是說,在每個村和社區設置一個環保網格,每個網格內設置一名村級環境監督員。這些監督員,就是環保部門的“眼睛”。
自偷倒印染污泥事件經過媒體廣泛報道后,環境監督員制度隨之全面推廣實施。
至2013年9月中旬,環保部門已在越城區和袍江的每個村和社區都設立了一名環境監督員,并向每個環境監督員發放了一輛自行車。今后,這些環境監督員還可能擁有更多的“裝備”,包括照相機、電動車等,以便更好地發揮其監督作用。
環境監督員發揮的作用,在破獲的印染污泥偷倒案中,已經顯現出來。據了解,2013年環保部門和公安部門聯手搗毀的3個團伙,破案時都有環境監督員提供的線索。
勸阻、調解、舉報,這是環境監督員的基本職責。有了他們,很多污染都不會產生,即便產生了污染也能得到快速查處。在紹興市越城區鑒湖鎮,負責環保工作的鎮人大負責人朱偉萍告訴記者,鑒湖鎮目前已經有77個村級環境監督員。在環境監督員的努力下,現在鎮里接到的環境投訴減少了八成。
據統計,紹興市按照“村推鎮聘”的方法,已經在全市378個社區和2188個行政村建立起了村(社區)環保管理網格,共配備村(社區)環境監管員2800余名。“有了這些力量,執法人員的視野就更加寬闊。這么多雙眼睛盯著,相信包括亂倒污泥在內的各種環境違法行為會大大減少。”洪榮成說。
探索污泥減量化新技術
□如何從源頭上減少污泥的產生?
在整治中,紹興已有不少印染企業正在革新技術,通過各種方式減少污泥產生量。
2013年夏天,紹興立新印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立新印染”)附近出現了好幾堆偷倒的印染污泥。環境執法人員依法對立新印染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雖然證實不是立新印染所為,但這樣被“黑”,立新印染備感冤枉。公司很快安裝了監控設備,全天候監控周邊動靜,決心抓到偷倒污泥的黑手。
立新印染之所以要為己正名,是因為他們已經致力于印染污泥的減量化技術研究,而且效果很好。
立新印染每天產生污泥40噸左右,經烘干后可減量一半。以往,公司會將污泥放進鍋爐中,跟煤混合著燃燒。不過污泥仍燒不徹底,每天約有5到10噸烘干的污泥沒辦法解決。
為了將這些污泥消化掉,公司副總經理葉國建和技術人員深入研究,發現以前污泥充分均勻和煤混合燃燒,浪費了煤,污泥也處理不凈。
根據流化床原理,他們試驗讓剛剛烘干帶有余溫的熱值在2800大卡左右的烘干污泥,直接在機械設備的自動控制下進行爐膛中溫區噴淋焚燒。這樣,每天20噸烘干污泥,只需送進500萬大卡的鍋爐,就會被燒得一干二凈。
立新印染的做法,引起很多同行的關注,附近許多印染企業紛紛上門取經。
據了解,從2012年以來,紹興市加快推進印染行業“煤改氣”工程, 2013年,全市已有超過100家企業完成改造。
2014年,紹興市還有一批印染企業也將實施“煤改氣”, 屆時,企業將沒有了焚燒污泥的鍋爐,污泥處理都將根據協議統一運送到中環再生能源發展有限公司進行處理。這就需要企業尋求更好的污泥減量的辦法。
紹興市環保局固廢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生物化學方法是眼下較有效地減少印染污泥產生的方法。目前,紹興市絕大部分印染企業都開始在生產工藝中運用了生物化學方式減少污泥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