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條內河下月啟動生態修復
下月,福州將啟動龍津河與躍進河連通段、廈坊溪三盛果嶺段、光明港一支河及瀛洲河等四條內河的生態修復。
近年來,福州城區內河整治可謂下了大力氣,但內河因上游截污、亂丟垃圾、污水管網不健全等原因,部分內河水質還是有些黑臭。
如何破解花巨資整治后的內河污染反彈?今年福州城區內河整治有什么新招?在污水管網建設方面,又有哪些打算?原來一些內河采用的“生態鋪磚”治理法,為何被叫妥蛉眨?欽呔褪忻窆刈⒌幕疤飩?辛瞬煞謾�
動態
全國招標確定四家治理單位
記者了解到,福州市城建部門計劃下月啟動龍津河與躍進河連通段、廈坊溪三盛果嶺段、光明港一支河及瀛洲河等四條內河的生態修復工作;同時還計劃啟動研究河道底泥的處理技術,削減河道底泥,保護河岸,并控制內源污染物的釋放,預計今年10月前初顯成效。
“這4條內河的生態修復,去年通過面向全國發布整治招標公告,從眾多報名企業提交的整治方案中進行綜合評分,最后經過專家評審,現已確定4家參與治理的單位,將在本月底前完成合同簽訂,下個月就可以進場施工了。”昨日,福州市建委內河處相關負責人說。
以水質改善為重點
“今年福州城區內河整治以水質改善為重點,持續推進內河整治及污水管網建設。”福州市城建部門相關人士說。
據介紹,今年福州將結合舊屋區改造持續推動內河整治,以全國首屆青運會為目標,以2015年6月為期限,倒計時安排工期,提升白馬河、晉安河、光明港及鼓樓區內河的水質,全面啟動未動工的河道,重點開展臺江區上下杭片區,晉安區橫嶼片區、鼓山片區,倉山區奧體片區、火車南站片區、三江口片區等片區的河道整治。
據悉,今年底前將完成左海西湖白馬河通航工程,以及陸莊河、茶亭河、洋里溪、龍津河、金港河、牛浦河等河道的綜合整治。
焦點如何破解污染反彈?
“福州城區內河錯綜復雜,每條內河的污染情況不一,之前主要對內河進行截污、駁岸修復、沿岸景觀綠化等,今年內河整治將總結2011—2013年內河綜合整治工作實施過程的經驗和教訓,對此前已實施的河道開展回訪,形成階段性的評估成果。”昨日,福州市城建部門相關人士說。
據介紹,本次生態修復的4條內河分為治理期和維持期。其中,治理期為3至6個月,維持期為1年以上。各類水質指標達到國家規定的地表V類水標準及以上。這次生態修復將不采取河底硬化方式,盡量維持原有生態,要求中標單位先行墊資,水質穩定達標后再付工程款。后期目標要求水質保持穩定,不出現反復,否則實施單位退出福州市場。
據介紹,針對水動力不強的河道開展生態修復試點成功后,將在部分內河推廣,以破解整治后的內河污染反彈。
如何解決污水管網不暢?
內河周邊和上游的污水管網建設,是治理內河黑臭的關鍵。今年福州污水管網建設方面又有哪些打算?
記者昨日了解到,今年福州市城建部門將啟動污水干管重構工程。今年計劃新建干管20公里、支管100公里,進一步增加污水收集設施的覆蓋面。完善淺層排水系統,建設截污管道和連接各小區的末端污水管。
城區部分污水管網排污不暢通,甚至出現污水倒灌的問題,對此,今年福州城建部門將開展污水管網排查。今年重點排查祥坂、浮村、金山片區350公里污水管,發現并處理問題,提升污水廠進廠水質、改善內河水質。并完成連坂污水廠外管一期工程項目、污水管網完善性規劃,續建洋里污水廠廠區及外管三期工程,新建連坂污水廠廠區及外管二期、淮安泵站等項目。
“生態鋪磚”為何被叫�
2011年福州拉開內河大整治,部分內河河床的“生態鋪砌”,采用生態磚、條石兩種材料。其中,大慶河等采用生態磚,即磚頭中間鏤空,有兩個手掌大小的孔洞。而港頭河、屏東河等鋪條石。如今這些內河仍出現黑臭。
“河床鋪上了所謂的生態磚和條石頭,其實是個面子工程,河道本身有自凈能力,河底淤泥有大量微生物,河道硬化割裂了土壤和水體的關系,使水系與土地及其生物環境相分離,有些生態功能就會消失。”市民林先生說。
市民陳女士也說,硬化的河床在陽光照射下,河水水溫容易升高,溫差變化大,對水中的生態是個致命破壞。
昨日,福州市城建部門相關人士說,之前在部分內河實施“生態鋪磚”,因實施后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現在已經被叫停,今后內河整治盡量維持原有生態。
內河整治 大事記
2011年,福州城區75條內河綜合整治工程全面鋪開,在大慶河等采用生態磚,港頭河、屏東河等鋪條石。截至11月全市內河綜合整治工程完成投資14.89億元。
截至2012年4月,75條內河綜合整治完成投資32.87億元,鋪設了沿河截污管道63公里,接駁沿河排污口3174個,河道清淤累計完成100萬立方米,基本實現“河暢”。主要河道沿河步行道建成20公里,改造、新增沿河綠地面積45萬平方米。
今年福州內河綜合整治計劃完成投資24億元,加快推進全市61條河道整治,其中30條在建河道的續建工程力爭完成,包括白馬河、晉安河、光明港、安泰河、泮洋河、華林河、鳳坂河、潘墩河等。新開工建設三捷河、清富河、臺嶼河等13條內河;打鐵港、淌洋河、竹嶼河、馬杭州河、梁厝河等18條河道啟動前期工作。
對內河水體的生態修復,是指利用培育的植物或培養、接種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對水中污染物進行轉移、轉化及降解,從而使水體得到凈化。此次4條內河的生態修復方案所采用的技術都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