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發《宿遷市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水利專項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縣(區)水利局,市各功能區水利部門,局機關各處室、局屬各單位:
現將《宿遷市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水利專項工作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宿遷市水利局
2022年9月1日
(此件公開發布)
宿遷市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水利專項工作實施方案
為切實做好宿遷海綿城市示范城市建設,發揮水利在系統化全域推進宿遷海綿城市建設中的作用。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75號)、《財政部辦公廳、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水利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工作的通知》(財辦建〔2021〕35號)的總體部署,結合《關于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工作的實施意見》(宿海綿組〔2021〕1號)、《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宿海綿組〔2021〕2號)的具體要求,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海綿城市建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關于建設海綿城市的要求,構建“流域、區域、城市、社區”四級海綿體系,系統化全域建設宿遷市海綿城市。
二、基本原則
(一)系統治理,全域推進
以中心城區為核心,西至徐洪河,北至新沂河、駱馬湖,東至淮沭河,南至洪澤湖形成統一流域生態修復范圍。聚焦上游涵養、中游減排、下游滯蓄,打造區域流域統籌的大海綿體系。
(二)空間均衡,和諧發展
以海綿城市建設為契機,統籌人口經濟與資源環境關系,山、水、林、田、湖、草等生命共同體生態體系得到完善。城市水面率穩中有升,河湖調蓄空間穩步增長,河網密度逐步加大。分區分類確定城市河湖生態流量目標,復蘇河湖生態環境,提高地表水水體水質達標率。
(三)節水優先,高效利用
堅持量水而行、節水為重,從觀念、意識、措施等方面把節水擺在優先位置,把節水理念融入海綿城市建設,提高城市再生水利用率。
(四)兩手發力,形成合力
創新投融資模式,拓展投入渠道,鼓勵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探索科學合理設定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建設基礎設施的權責邊界,大力吸引社會資金投入海綿城市建設,提高效率。
三、建設目標
圍繞“保障水安全、改善水環境、保護水生態、節約水資源”的整體目標,落實中央、省委省政府關于海綿城市建設的最新要求,健全體制保障,以海綿城市建設為統領,將海綿城市建設理念落實到城市防洪、水環境整治等工作中,最終形成江蘇省生態大公園格局,引領黃淮平原海綿城市建設,塑造全國海綿城市建設的典范樣板。
四、重點工作及任務
水利專項工作實施方案緊緊圍繞打造亮點工程、探索重點領域的目標,服務好全域系統化海綿城市建設。
(一)打造亮點工程
1.運河大三角生態濕地公園
通過對濕地水系連通設計,優化、凈化周邊來水,涵養水源、增強城市防澇能力,通過城市水生態修復與保護,維護該片區城市生態系統特性和基本功能,實現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與微氣候、城市形象、科學研究、科普教育和休閑娛樂等方面的綜合效益,打造水利建設項目海綿建設樣板工程。
2.智慧水利建設
基于宿遷市已有的信息化建設基礎,構建“兩網一大腦多應用兩體系”的宿遷市水利信息化總體框架,完善水利感知網和水利信息網,建設市級水利大腦,支撐各項業務應用,建立網絡安全體系和綜合保障體系,為城區各類水利工程運行管理提供終端服務。
3.黃河故道雨洪調蓄與循環提升工程
利用黃河故道調蓄雨洪資源,改造利用現有洼地,實施河道生態修復,建設濕地公園,增強河道水動力、增加水環境容量,充分利用內部水資源,實現水循環利用、城區排澇、水質凈化等多目標。
(二)探索重點領域
1.開展流域區域和城市防洪的整體性研究
沂沭泗水系按照流域防洪“蓄泄兼籌”與“東調南下”布局,以“完善控導、擴大泄量、鞏固堤防”為原則,完善以駱馬湖、新沂河為核心的防洪工程體系研究。淮河流域防洪按照“蓄泄兼籌、以泄為主”的治理原則,完善以洪澤湖為核心的防洪工程體系研究。保證城市50年一遇防洪標準不降低,研究提升城市防洪標準至100年一遇。
2.開展城市河道水資源精準調度研究
收集區域內所有河道基礎信息(長度、斷面、高程、景觀水位等),結合現狀涵閘站、水質監測點等控制監測設施,整合城市河道水力(質)模型和搭建運行調度模型,促使不同管轄區域內水利工程運行調度協調、合理、高效,探索水環境敏感城市水質保障和排水安全路徑。
3.開展海綿城市建設對地下水位影響研究
結合宿遷海綿城市建設和《地下水管理條例》,為加強宿遷城市地下水管理,防治地下水超采和污染,保障城市地下水質量和可持續利用,開展地下水狀況調查評價等內容,重點開展海綿城市建設對地下水位水量補給的研究,同時適當布設地下水位監測井,實時監測地下水位情況。
4.開展再生水配置和利用研究
結合6部委《典型城市再生水利用配置方案》的契機,開展城區再生水利用的配置研究,調研企業、學校等用水戶的再生水需求,摸排生產、補給、澆灑等用水量,編制再生水利用相關技術導則,開展相關評估等工作,提高再生水利用率。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水利工作領導小組,做到任務目標明確,工作措施明確,工作責任明確,確保海綿城市建設有力有序開展。
(二)明確目標任務
本次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水利工作,采用課題組工作方式,根據海綿城市目標分解,由相關分管領導統籌,牽頭處室負責,組成課題組,人員可在系統內遴選。目標任務由課題組負責完成,總結亮點、形成檔案并推進實施。
(三)落實制度保障
利用宿遷市創建海綿城市示范城市的契機,加緊布局相關水利制度、辦法的出臺工作,形成水利特色的法規體系,把海綿城市建設中水利行業行之有效的經驗和舉措規范化、制度化。
(四)健全考核評估
按照三部委年度考核自評估的要求,水利工作領導小組根據市海綿辦制定的相關海綿城市建設評估評價標準,結合水利項目、重點領域的特點,編制科學可行的考核技術指標,不定期對相關水利工作進行評估。
附件:1.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水利工作領導小組
2.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市績效目標表
3.海綿城市建設水利專項工作任務分解表
附件1
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水利工作領導小組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為充分做好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水利工作,實現打造“城湖融合的新典范”和“平原治澇的新樣板”的目標,高質量完成海綿城市水利工作績效目標任務,現成立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水利工作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工作職責及機制如下:
一、組成人員
組 長:葉興成 市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
副組長:曹建南 市水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二級調研員
蔣 濤 市水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鄭思廣 市水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陸 毅 市水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周 軍 市水利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
秦立舉 市水利局一級調研員
毛文江 市水利局人事處處長、四級調研員
成 員:李 磊 市水利局辦公室主任
姜緒安 市水利局規劃計劃處長
朱建新 市水利局財務審計處處長
卜 昊 市水利局基本建設處處長
沈 楊 市水利局工程管理處(生態河湖處)處長
謝慶明 市防汛防旱辦公室負責人
房 凱 市節約用水管理服務中心主任
朱程亮 市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管理中心負責人
張 旭 宿豫區水利局黨委書記、局長
孟慶勇 宿城區水利局黨委書記、局長
王 沖 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局局長
王 耀 湖濱新區農村工作局局長
戴中華 蘇宿工業園區規劃建設局副局長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姜緒安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吳天航同志任辦公室副主任,配合做好相關工作。
二、工作職責
(一)領導小組主要職責。組織學習系統化全域海綿城市理念,對標對表分解目標任務,深入基層開展專題調研,協調解決重難點問題,全面做好實時調度指揮和決策工作。
(二)成員單位主要職責。落實領導小組決策部署,牽頭負責本單位所承擔重點任務。辦公室做好信息的收集及宣傳工作,規劃計劃處做好規劃項目海綿理念融入工作,財務審計處做好資金調度和保障工作,基本建設處做好水利項目海綿措施建設監管工作,工程運行管理(生態河湖)處做好退圩還湖、生態岸線管理工作,農村水利與水土保持處做好水土保持與海綿城市建設銜接工作,水資源管理處做好水資源科學分配、地下水嚴格管理工作,防汛防旱辦公室、節約用水管理服務中心配合做好城區河道調度、再生水利用等工作,宿豫區、宿城區水利局,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局、湖濱新區農村工作局、蘇宿工業園區規劃建設局做好屬地海綿城市水利工作。
(三)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要職責。落實領導小組決策部署,分解落實目標任務,做好與市級牽頭部門及成員單位的對接工作,定期整理臺賬資料,做好相關數據的報送工作。
三、工作機制
(一)定期會辦制度。一般情況下每月召開1次專題會辦會,也可根據工作需要召開,會議由組長或副組長召集。
(二)責任包干制度。各成員單位根據職責分工,圍繞目標細化推動措施,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明確具體工作聯絡員負責日常跟蹤協調。
附件2
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市績效目標表
序號 |
目標 |
基礎指標 |
水利部門負責指標 |
牽頭處室 |
備注 |
|
指標內容 |
指標要求 |
|||||
1 |
水安全 |
內澇積水區段消除比例(在國家標準以內的暴雨情況下,與示范城市建設前相比,內澇積水區段消除的比例) |
100% |
—— |
—— |
|
2 |
內澇防治標準 |
重現期30年一遇 對應降雨量200mm/24h |
提升城市河道排澇標準滿足城市內澇防治需要 |
規計處 |
約束性 |
|
3 |
城市防洪標準 |
50年一遇 |
保證城市50年一遇防洪標準不降低 |
規計處 |
約束性 |
|
研究提升城市防洪標準至100年一遇 |
規計處 |
預期性 |
||||
4 |
水環境 |
黑臭水體消除比例 |
100% |
—— |
—— |
|
5 |
地表水體水質達標率(城市區域監測水質斷面達標個數與監測斷面總數之比,且水質不得劣于上游來水和示范城市建設前) |
≥95% |
—— |
—— |
|
|
6 |
水資源 |
地下水埋深變化(地下水(潛水)平均埋深變化) |
保持不變 |
城市地下水位保持不變 |
水資源處 |
約束性 |
7 |
雨水資源化利用(萬噸/年) |
≥1000 |
—— |
—— |
|
|
8 |
再生水利用率(污水再生后用于工業企業、市政雜用、灌溉、景觀、河道生態補水的總量占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量的比例) |
≥40% |
≥40% |
節水中心 |
約束性 |
|
9 |
自然生態格局管控 |
天然水域面積比例(海綿城市建設前后,天然水域面積不宜減少,或應達到相關規劃的藍線綠線等管控要求) |
≥8% |
天然水域面積比例≥8% |
工管處 |
約束性 |
10 |
可透水地面面積比例(城市建成區范圍內,砂石、綠地等自然地面和可透水鋪裝的地面面積占建成區面積比例) |
≥45% |
—— |
—— |
|
|
11 |
整體性系統性 |
海綿城市建設理念是否落實在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 |
全面落實 |
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全面落實在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 |
海綿領導小組 |
預期性 |
12 |
工作謀劃的整體性系統性(流域區域、城市、社區、設施等各個層面,各層面之間充分銜接,具有系統考慮和安排) |
全面落實 |
研究流域區域和城市協調的防洪排澇體系 |
海綿領導小組 |
預期性 |
|
13 |
示范城市建設以來,新建項目全面落實海綿城市建設理念 |
是 |
新建水利工程全面落實海綿城市建設理念 |
海綿領導小組 |
預期性 |
|
14 |
海綿城市建設是否與城市更新、防洪排澇設施建設、地下空間建設、老舊小區改造等工作充分結合 |
是 |
海綿城市建設充分結合防洪排澇設施建設 |
海綿領導小組 |
預期性 |
|
15 |
項目謀劃和實施的系統性完整性(防洪與排澇統籌、地上與地下統籌、藍綠融合、綠灰結合、排澇和治污統籌等) |
強 |
統籌防洪與排澇 |
防辦室 |
預期性 |
|
16 |
制度機制 |
示范期末擬完成的立法數量(含新制定或修訂) |
≥4 |
—— |
—— |
|
17 |
示范期末擬建立的長效機制數量(以出臺的制度文件或規章數量計) |
≥6 |
—— |
—— |
|
|
18 |
資金籌措和使用 |
資金使用規范 |
確保中央資金使用規范 |
—— |
財審處 |
|
19 |
感知度(從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角度進行文字表述) |
持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達85%以上,逐步構建完整型社區,達30以上,新建住宅區全部建成“開放式”海綿社區,居民對海綿城市建設滿意度達95%以上 |
—— |
海綿領導小組 |
|
附件3
海綿城市建設水利專項工作任務分解表
序號 |
類別 |
主要內容 |
計劃上報成果 |
分管領導 |
牽頭責任處室 |
完成時間 |
1 |
水安全 |
落實流域、區域、城市協同的理念,開展中心城區范圍內河道運行調度的系統化研究,收集區域內所有河道基礎信息(長度、斷面、高程、景觀水位等),結合現狀涵閘站、水質監測點等控制監測設施,整合搭建運行調度模型。 |
《城市河道調度模型》 《城市河道調度運行方案》 |
周 軍 蔣 濤 |
防辦室 |
2023年12月 |
2 |
開展流域和區域防洪標準研究,結合現狀城市防洪規劃和工程達標建設情況,對城市防洪安全統籌進行現狀評價,以“完善控導、擴大泄量、鞏固堤防”為原則,修編城市防洪規劃,保證城市50年一遇防洪標準不降低,結合流域防洪規劃修編,研究提升城市防洪標準。 |
《宿遷市城市防洪現狀評價》《宿遷市城市防洪規劃 (修編)》 |
秦立舉 毛文江 |
規計處 |
2023年12月 |
|
3 |
水資源 |
結合宿遷海綿城市建設和《地下水管理條例》,為加強宿遷城市地下水管理,防治地下水超采和污染,保障城市地下水質量和可持續利用,重點開展海綿城市建設對地下水位水量補給的研究,同時適當布設地下水位監測井,實時監測地下水位情況。 |
《城市地下水水位監測布局研究》 建設5處地下水水位監測井 《海綿建設與地下水調蓄關系研究》 |
陸 毅 |
水資源處 |
2023年12月 |
4 |
水資源 |
結合6部委《典型城市再生水利用配置方案》的契機,開展城區再生水利用的配置研究,調研企業等用水戶的再生水需求,摸排生產、補給、澆灑等用水量,編制技術導則,開展相關評估;研究再生水補給規模、方式,專題開展城區河道生態水位控制研究。 |
《宿遷市城區再生水現狀評價》 《宿遷市城區再生水配置研究報告》 《宿遷市城區生態水位控制研究報告》 |
陸 毅 |
節水中心 |
2023年6月 |
5 |
自然生態格局 |
圍繞中心城區范圍內現狀所有河道、水泡、邊溝等大小水系開展全覆蓋的普查造冊,主要普查水系長度、斷面寬度、常水位等基礎數據,同時利用航拍技術記錄河道影像資料,形成包括圖紙、圖片、視頻的普查成果;圍繞水面率指標,全面收集歸總整編城區與河道清淤、水環境整治等關聯的實施項目并印發,跟蹤收集實施情況并督促工程進展,定期更新水系基本情況,充分與河長制工作相結合,利用河長制工作的相關優勢助推水面率只增不減。 |
《城區現狀水域基本信息普查成果》 《城區水域項目實施方案》 《示范期末城區水域面積成果文本》 |
蔣 濤 鄭思廣 |
工管處 |
2023年12月 |
6 |
技術咨詢服務 |
協助開展為期2年的日常工作,包括組織海綿專項會議、培訓和宣傳,開展海綿水利工作的指導、監督、考核和通報;整合海綿城市建設水利指標資料,將涉及水利部門的12項二級指標全面整理歸檔形成備查卷宗,及時報告進展情況;配合做好自評估和上級核查工作,按照市海綿領導小組的要求,落實實施意見和行動計劃的任務安排,迎接各類查驗。 |
水利專項工作技術咨詢服務 全過程成果 |
秦立舉 毛文江 |
海綿城市建設水利工作領導小組 |
2023年1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