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底,全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還需新建20萬噸/日的處理規模。將產生700億元左右的市場空間。垃圾焚燒項目中煙氣處理系統投資佔比約10%,也就是70-100億元的市場需求。
從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全國共簽訂了垃圾發電項目新合同60多個,處理規?偤瓦_到68,650噸/日,投資總金額323億元。預計垃圾焚燒行業2013年、2014年投資規模分別為150億元、194億元,2012-14年投資復合高達40.6%。預計至2015底,運營垃圾發電項目處理規模將達到26.4萬噸/日。與此同時,垃圾焚燒煙氣治理設備行業將迎來黃金期,據估算該行業市場總規模達到100億元,2014、2015年煙氣治理設備銷售規模將達到最高峰,分別為18.5億元和18.9億元,未來三年行業復合增速33.2%。
業內分析指出,垃圾焚燒環保監管力度正在逐漸提升。隨著項目的快速擴張,垃圾焚燒煙氣凈化和監測儀器市場將逐步擴大,并與垃圾焚燒保持基本一致的增長速度,煙氣治理市場也會伴隨垃圾焚燒發電迎來“爆發期”。
在環境要求提高、排放標準向全球垃圾焚燒煙氣排放最嚴標準“歐盟2000”看齊的趨勢下,煙氣治理技術將進一步升級。其中最大改進為除酸環節,由單一技術“半干法”向多技術復合使用的“半干法干法”及“干法濕法”工藝轉變。該技術已在光大國際、浦發集團、上海城投部分項目上得到應用,單個項目投資規模均將提高50%以上。
專家表示,大氣污染防治特別是煙氣脫硝領域,已具備大規模推進的條件:一方面是技術成熟度較高,主流脫硝工藝已為多數企業掌握;另一方面,在“史上最嚴”大氣排放標準等一系列政策力推下,火電廠脫硝序幕已漸次拉開,市場格局已初步形成,產業化基礎已具備。
更為關鍵的是,今年因煤價大幅下滑,火電廠開始逐步扭虧為盈,此前由于脫硝成本陡增而加劇企業虧損的問題迎刃而解。而脫硝補貼電價政策的出臺和試點范圍的擴大,使脫銷市場空間進一步釋放。
盛運股份,于2010年6月創業板掛牌上市,為垃圾發電煙氣治理領先企業。公司主營業務包括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尾氣凈化處理設備以及各種系列輸送機械產品,2013年通過收購中科通用向垃圾發電方向轉型。公司以干法脫硫除塵一體化為特色,憑借2012年后新簽垃圾焚燒項目處理規模6,400噸/日,后續將向垃圾焚燒發電運營商轉型。杭州新世紀為杭鍋股份控股子公司,成立于2000年,主要從事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技術和設備開發、成套和工程建設,總資產近4億元。在垃圾焚燒煙氣治理領域,公司以雙塔技術半干法見長,截止到2012年底,共完成垃圾焚燒煙氣治理項目24個,垃圾發電項目總處理規模18050噸/日,占市場規模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