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碧水源發布公告,公司與新疆沙灣縣國有資產經營公司簽訂了《沙灣縣生態環保工程項目合作框架協議》。協議包括新疆沙灣工業園哈拉干德工礦產品加工區污水資源化循環利用工程、新疆沙灣縣第三水源地工程等6 個項目(詳見表1),總金額約15.15億元。根據發改委《關于開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指導意見》規定,采用PPP(BOT)模式實施上述項目。
簡評。
豐富的PPP 模式經驗助力公司獲取訂單。
去年底,發改委、財政部等多個部門連續出臺文件,推動開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PPP 模式。而碧水源在過去幾年的發展歷程中,早已開始采用各種方式對PPP 模式進行探索。自上市以來,公司利用超募資金,在北京、環太湖、環滇池、海河流域、南水北調、華南經濟發達地區及西部缺水地區等我國水環境敏感區域,與當地的城投或水務公司設立合資公司(詳見表2),采用BOT/BOO 等模式,拿下大量訂單。此次在新疆這個“一帶一路”的核心區域簽下《合作框架協議》,正是對公司已有PPP 模式豐富經驗的肯定。
水十條和污水處理費提高將擴大污水處理市場空間。
根據媒體報道,《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已經在年前獲得國務院常委會通過,有望在下月出臺。“水十條”將涵蓋污水處理、工業廢水、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等多個方面。我們預計,水十條出臺后大概率會促使污水排放標準提高,污水處理廠進行升級改造,從而使MBR 膜在污水處理行業中滲透率從14 年的2.3%提高到2020 年的15%。而發改委、財政部、住建部三部委今年1月發布通知,將在2016 年以前提高污水處理費價格,也將增加政府對污水處理服務的購買能力,擴大污水處理行業的市場空間。
公司在手訂單充足,定向增發保證業績增長無憂。
根據公司最新發布的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披露,公司目前準備開工的項目總金額已經接近100 億(詳見表3)。再加上此次簽訂的框架協議,公司總訂單將超過115 億,公司2014 年營收34.4 億,目前在手訂單已超過14 年營收的3.3 倍。公司將在今年非公開發行募集78.86 億元,定增完成后公司將有充足的現金進行項目施工,將訂單轉化為收入。
維持買入評級,上調目標價至45 元。
雖然公司14 年預告收入及凈利潤增長都不及市場預期,但我們認為2014 年由于情況特殊,很多地方領導調整,影響了一些項目的進度。但是項目本身并沒有發生變化,反而可能會在15、16 年集中施工帶來較高的盈利增長。我們維持此前對公司2015、2016 年盈利預測不變,即凈利潤分別為16.1 億和21.5 億,按現有股本計算EPS 分別為1.51 元和1.98 元(如考慮增發攤薄則為1.22 元和1.60 元)。考慮公司在PPP 領域的特定優勢,預計未來公司在PPP 項目獲取將持續超預期,上調目標價至45 元,維持買入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