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無論是政策還是市場環保產業正處于高速發展期。環保產業巨大的市場規模不僅讓環保類企業持續的增加投入,也吸引了大量非環保類企業包括上市公司的進入。混合并購的模式,或稱為進入環保產業的“終南捷徑”。
近日,湘鄂情等上市企業進軍環保產業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同時,華新水泥等一批傳統產業鄂企也早已布局環保產業。環保產業巨大的市場規模不僅讓環保類企業持續的增加投入,也吸引了大量非環保類企業包括上市公司的進入。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下半年,有近十家主營非環保類的上市公司通過收購、設立子公司、資產置換等方式跨界進軍環保行業。
盡管有志于環保產業,上市公司湘鄂情在本周一卻發布公告宣布,公司決定擬終止收購中昱環保,同時“本次公司決定擬終止收購江蘇中昱事項并不影響公司在環保領域的整體發展戰略。公司未來不放棄對擁有高、精、尖技術的環保類企業的投資并購”。這說明湘鄂情在環保行業的混合并購進展遇到阻力。
從理論上來說,混合并購最初的動機通常是為了分散風險,但每個企業的資源都是稀缺的。對通過混合并購實行多元化經營的企業來說,每個不同的行業都有一個該行業的最低資源需求量,這樣加總起來,該企業的最低資源需求量就會比較大。對分屬不同行業的企業并購后所形成的多元化格局,常常因為企業間的資源關聯程度低而導致管理成本劇增。此外,由于業務領域高度分散,不同領域的管理模式各不相同,使得企業內部的管理難度增加,這就對企業的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非環保類企業如果想更好的進入環保行業,不妨向世界著名的投資家巴菲特學習。巴菲特自上世紀50年末以來,進行的都是混合并購,其中大部分并購都做得非常成功。中國的環保行業市場規模巨大,其中肯定有大量的盈利機會,但要進行成功的混合并購,還需要“好的公司治理和管理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