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今年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污染宣戰后,中國轟轟烈烈的治污行動已然開展。不過,對中國短期經濟尤其是重工業來說,這可能算不上是好消息。一季度中國工業產出增速明顯下降,河北、山西等重工業省份增速大幅收縮。
中國治污行動已轟轟烈烈開展,不過,法國興業銀行最新報告認為,這將使中國2014年至2017年經濟增長受到負面影響,將拖累真實GDP增速累計下降0.35個百分點,今年將遭到最明顯的沖擊。
此外,國務院辦公廳昨天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情況考核辦法(試行)》,地方空氣質量改善和落實污染防治措施的考核結果,將掛鉤地方政績考評。
隨著治污行動展開,部分以重工業為中心的省份今年來經濟已出現明顯放緩。今年前四個月,中國工業產出同比增長降至8.7%,低于預期,較去年12月的9.7%明顯放緩。
從具體省份來看,河北工業產出增長放緩最明顯,同比增速降至3.5%,創2000年以來最低。同時,依賴重工業的數個北方省份也出現了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慢的經濟增長。
法國興業銀行在報告中稱,對比所有地區的數據顯示,污染越嚴重的地區,經濟放緩越明顯。排放污染居前的六個省份,即河北、河南、山東、內蒙古、山西、甘肅,同樣也是工業產出增長收縮最明顯的省份。在過去三個月,這六個省份占到全國工業產出下滑1.7個百分點中的1.3個。
不過,法國興業銀行認為,中國治污的中期前景會樂觀一些,因為2017年大部分過剩產能的整合將完成。隨著需求穩步提升和產能趨于穩定,產能利用率將在之后四年里逐步提高。并且,在治污過程中,新能源汽車等行業將受益。長期來看,傳統行業的改造也并不是零和游戲。
根據新發布的《考核辦法》,考核結果經國務院審定后向社會公開,并交干部主管部門,今后將作為對各地區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中央財政將考核結果作為安排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的重要依據,對考核結果優秀的將加大支持力度,不合格的將予以適當扣減。
這一進程伴隨著過剩產能行業去產能。去年7月,政府下令全國19個工業行業的1000多家企業減少產能,重點針對煉鐵、煉鋼、鐵合金、電解鋁和銅冶煉等行業。河北省承諾2017年以前將減少6000萬噸的鋼鐵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