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境報記者 崔煜晨 報道 將含水率95%~99%的污泥一次性快速脫水,減量制成60%左右的干泥餅,而成本可以低于同類技術15%~20%。這項高效脫水減量、無害化污泥技術成果鑒定會近日在河北省石家莊召開。
據了解,這項技術為采用污泥復合調理工藝+高壓機械壓濾方式將污泥進行脫水減量。技術的主要創新點包括:
第一,在對不同污水處理工藝所產生的污泥進行科學試驗和數據分析后,找出真正影響污泥脫水減量的因素,如顆粒結構、固形物等;根據污泥所含成本的不同精確數據分析,采用的復合調理劑采取針對性靶向定位設定。
第二,提出互聯網+系統實時采集數據并及時調整加藥比例的理念,根據污泥性變化靈活控制給藥濃度和比例。
第三,將超聲波破壁技術用于污泥調理,破壁率為50%~80%。第四,污泥處置過程中使用的調理劑無毒無害,泥餅性質穩定,利用終端資源化。
目前,這項技術已經在秦皇島第一污水處理廠和第四污水處理廠進行了中試。秦皇島第一污水處理廠出具的中試證明顯示,采用德和公司的技術對含水率為96.5%~98%的污泥進行復合調理,然后進入高效脫水減量一體化設備,整個處理流程約為75分鐘。據河北科技大學環境與工程學院檢測,干泥餅平均含水量為62%,pH值為6.8,減量效果明顯;同時,壓濾出水指標優于秦皇島第一污水處理廠現在采用的帶濾機出水。
鑒定會上,研發單位秦皇島德和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技術副總監李健對公司的工作報告、技術報告、查新報告、效益分析報告、檢測報告、用戶意見等進行了介紹。經過質疑和評議,鑒定委員會通過了對技術的鑒定,并提出兩點建議:第一,進一步明確技術適用條件和范圍;第二,加快濾板等相關設備的研發工作。
德和公司董事長吳樹和介紹說,目前新技術推廣難度大,希望在通過應用技術成果鑒定后,對技術推廣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