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環保廳副廳長李孝廉3日披露,該省現有的105家污水處理企業,超標排污的有57家,占到54%,污水廠處理設施運行不正常,超標排放以及偷排現象時有發生。其中改造資金短缺,以及監管的缺失是重要原因。
“陜西一年排放的13億噸廢水中,生活污水排放量占8億噸以上。”陜西省環保執法局局長馬小現透露,生活污水處理問題已經成為影響水環境好壞的重要指標。
據介紹,目前陜西投入運營的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共105座,在陜西環保廳的執法檢查中發現,有57家現場取樣送檢結果顯示超標排污,占到54%。此外,排污設施擅自停運或不正常運行情況普遍,生化處理工段、消毒、脫泥環節非正常運行的分別有29家、38家和31家,另外還有6家污水處理廠甚至利用溢流井、集水管等進行偷排污水。
“目前陜西污水廠每年產生污泥總量約44萬噸,其中93%均采用填埋方式及處理,只有不到7%被無害化處理和生化處理。”李孝廉表示,伴隨城市日益增長的排污需求,目前陜西絕大部分污水處理企業均面臨升級改造。但因資金問題,該省未實施雙回路用電工程的污水處理廠有63家,占全省總數的60%,遇線路檢修和故障停電時,污水只能通過管網直排環境。
此外,管網配套建設滯后,影響進廠水質水量;部分污水處理廠監管缺失,運行中涉嫌造假;政府拖欠第三方運營商運行費用;污泥處理未引起重視,造成二次污染等,也是陜西污水處理面臨的問題。
李孝廉表示,陜西將對污水處理企業的違法問題予以掛牌督辦,加強監督和處罰力度,對于污水處理費用不足等問題,將會同相關部門,促進問題解決。
陜西逾半污水處理企業排放超標 改造陷資金窘境
時間:2013-06-04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冀浩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