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準格爾旗污水處理廠的粗格柵車間近日打撈出大量白色塊狀固體物質,含有這樣物質的污水處理后水中的氨氮指標升高。工作人員請求旗環保局介入調查處理。
準格爾旗環保局立即組織環境監察人員進行調查處理。薛家灣環境監察中隊在接到任務后,第一時間趕赴污水處理廠。通過查看,發現這種白色塊狀物在含水量大的情況下呈粘性,當晾干后用手捻碎又會變成細粉末狀。到底是什么物質呢?
為解開疑惑,監察人員順著排污管網的觀測井倒著往回查。當查到一些居民樓及大酒店的下水井中時,發現有這樣的物質存在。通過向長期從事疏通下水管道的工作人員了解,最終確定進入污水處理廠的這一“不速之客”為下水道中的油污經長期積累所變。特別是彎的管道及細的管道處更易形成白色塊狀物質,也常會造成下水道堵塞。
污水處理廠為何會大量出現這種物質呢?通過進一步調查核實,是因為近日污水處理廠的一條進水管道因雜物(包含這種油污塊)堵塞不通,大量污水存于管道內,甚至有污水溢流現象,當管道疏通后污水又會大量涌進污水處理廠,經過反沖洗的下水道就會使污水管道中的白色油污呈團狀大量出現。
真相終于大白。環保工作人員倡議公眾盡可能將含油物質作為生活垃圾處理,避免下水道阻塞,保證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
準格爾旗環保部門調查發現生活油污堵塞管網
時間:2013-06-19 來源:中國環境報 作者:魯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