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東明縣通過規劃建設生態工程,不斷提高水環境承載能力。為此,當地投入重金,高標準建設了一批水生態工程,有效改善了轄區的水環境質量。
圍繞“綠化、保土、凈化、蓄水”的生態治水理念,東明縣投資8600萬元建成了五里河人工濕地水質凈化工程。濕地共建設各種節制閘、截污閘56座,種植蘆葦、蘆竹等水生植物360萬株,建設生態浮島8000平方米,栽植垂柳、女貞、水杉等觀賞樹木3.6萬棵,形成濕地水面2183畝,總蓄水能力146萬立方米。這一人工濕地每天接納企業和縣污水處理廠的達標廢水5.6萬立方米,廢水經濕地涵養凈化后,進入洙趙新河。據悉,此舉每年可削減COD 408.8噸、氨氮71.54噸,確保了洙趙新河出境斷面穩定達到Ⅲ類水質。
同時,東明縣在轄區13個鄉鎮建設了13座垃圾中轉站和10座污水處理站,實現了鄉鎮“兩站”全覆蓋。在鄉鎮污水處理站的下游,利用廢棄坑塘或支流河道,因地制宜,建設了一批小型人工濕地,形成了水污染防治的生態屏障,有效提高了鄉鎮污水處理能力。
山東東明縣投資8600萬元建濕地
時間:2013-09-24 來源:中國環境報 作者:徐凱 張首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