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居民階梯電價之后,居民階梯水價終于有了實質性大動作,正式明確了全國實施階梯水價的時間表。無論是階梯電價,階梯水價,還是未來可能實施的階梯氣價,都是為促進資源節約高效利用,推進資源價格改革的重要手段。
“階梯水價”初衷在節水
時值年末各種漲價信息撲面而來,難免讓人焦慮。然而最近一則關于水價的新聞,讓有些敏感的人又添一絲憂慮,水價也要漲了嗎?1月3日,國家發改委、住建部日前聯合發文,要求2015年底前,全國所有設市城市原則上全面實行居民階梯水價制度。發改委表示,階梯水價主要目的是引導居民合理用水、節約用水,不是讓大家多掏水費。
民眾的敏感與憂慮到底來自何處?不少人看到“階梯水價”,就直接想到水價上漲,生活支出增加。這些年很多地方頻頻提高水價,公眾更有理由懷疑某些地方實行階梯水價就是為了漲價。實際上,近一兩年來,多個城市實施的階梯水價方案往往伴隨著價格整體上漲。比如,長沙在實施階梯水價的同時,將居民到戶水價每立方米上漲0.7元;上海階梯水價實施方案中第一階梯綜合水價每立方米也上漲了0.65元。多個城市連綿起伏的上漲聲,影響了民眾的判斷,淹沒了階梯水價政策的初衷——節約用水。
水,作為自然資源,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因為當下社會,人類消耗淡水的速度,遠遠大于重新獲取淡水的速度。城市在不斷發展擴張,水需求在迅速增長,但水資源卻日趨匱乏。
階梯水價的目的是對水資源進行調整,通過價格杠桿,增強居民的節水意識,促進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這本是國際通行的做法。然而這一政策在中國社會里似乎還沒有贏得共識。過去水資源相對廉價,水資源嚴重短缺,導致了浪費等問題,使供需矛盾加劇。在如此惡劣的水環境背景下,實行階梯水價是一種必然趨勢。
“一戶一表”推進緩慢
其實,階梯水價并非新鮮事物,但到目前只有寧波、廣州等城市已實施。在我國,實施階梯水價仍然面臨著諸多技術、政策層面的阻礙,而這或將成為階梯水價政策在全國推行的絆腳石。
清華大學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濤表示,居民階梯水價實現的前提是一家一個計價水表,也就是說每戶都要有一個抄字收費的表,行業里將其稱為“抄表到戶”,“但我國現在基本上還沒有真正實現100%抄表到戶的城市。”同時,實行階梯水價也存在計量方面的障礙。業內人士介紹,在現有情況下,自來水公司可能是兩三個月才抄一次表,但如果實行階梯水價,就需要更加嚴格和準確的抄表和收費。
“現在大部分新建的小區,使用的都是預先繳費的IC卡水表,也就是說居民一次可以買一定量的水,這些水用多久可以自己掌握,同一個價格。使用這種水表的小區難以使用階梯水價的計量方式,除非再花更多的錢,把各家的水表改成智能水表。”傅濤說。根據《意見》要求,地方應盡快制定具體實施方案,限期完成“一戶一表”改造。
有專家表示,盡管目前我國GDP數據在穩步增長,最近有消息說,一些省份富可敵國,但是人均GDP并不占優,民眾的荷包并沒有趕上GDP增長的步伐。繼階梯電價之后,階梯水價又將變相漲價,多種生活必需品吹響漲價集結號,普通消費者難免感到郁悶。
因此,水價階梯如何搭建,如何減少階梯水價制度對民眾尤其是困難群眾的影響,實際上是一道民生考題,需要周到的制度安排做支撐。由于供水行業具有特殊的壟斷屬性,消費者根本沒有選擇的余地。兩部委推廣階梯水價制度之前,應該督促供水行業公開真實的水價成本,堅持內部消化成本壓力,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另外,實行階梯水價,還要考慮地域差別、季節差異,綜合考慮家庭人口等因素,合理確定階梯水價標準,并對困難群眾給予政策補貼。避免普通民眾生活質量因階梯水價制度而下降。
“階梯水價”推行利好水務板塊
值得注意的是,市場分析人士指出,伴隨著階梯水價方案的推進,未來水資源價格可能會出現持續上漲,這將為水務板塊走強提供有力支撐。業內分析認為,上一輪的水價上漲周期可以追溯到2009-2010年,從當時來看,水務板塊漲幅領先市場近15個百分點,其中興蓉投資、洪城水業、南海發展等股價分別累計上漲約350%、215%、108%。而隨著階梯電價的順利推進,加上行業內并購升溫,短期內水務板塊應會強于大市,由此對各相關上市公司形成長期利好。
券商認為,目前滬深兩市的水務類上市公司中,洪城水業、首創股份、國中水務、南海發展、興蓉投資、中山公用、重慶水務、武漢控股等值得關注。另外,智能水表概念股三川股份等亦有望受益。首創股份作為水處理行業的龍頭,將直接增厚公司盈利能力。此外,由于該公司主要的自來水公司為水廠、管網一體化公司,相較于其他水處理公司,公司盈利更直接受益于終端水價的上漲。
另據市場分析人士指出,推行階梯水價制度將采用新的水價計量方法,類同推行階梯電價須引入智能電表,智能水表有望全面進入千家萬戶,進而帶動起對智能水表的巨大需求。有統計顯示,若當前入戶機械水表全部替代為智能水表,或將撬動高達500多億元的存量替代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