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消費者健康理念不斷增強,以凈水器為代表的健康家電獲得消費者的熱捧。凈水機行業被譽為又一個“空調級產業”,未來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而凈水行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差異化的經營以及對消費者需求的關注。
2013年已經結束了,這段時間大家都在忙于各種總結和分析,不少企業公布了2013年的年度銷售數據,對于凈水市場而言,一直以來大家都很關注一個問題:這個行業的市場規模有多少?業內統計數據顯示,過去三年里,雖然凈水市場保持著55%的年復合增長率,并達到了160億的市場規模。但與歐美90%和亞洲發達國家70%的普及率相比,我國凈水行業產品普及率只有2%,鄉鎮市場更是一片空白。然而在凈水市場普及率偏低的情況下,行業相關人士表示,未來3-5年,凈水行業蘊含著2500億的巨額財富空間,將是家電行業最后一座“金礦”。究其原因在于凈水機在歐美日韓等國家普及率高達80%-90%。而我國凈水行業才剛剛起步,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識的覺醒,我國凈水行業的爆發期指日可待。
據了解,去年我國凈水設備市場規模達到428萬臺,同比增長57.5%,未來7年將保持45%的年復合增長率。巨大的市場空間引來數以千計的品牌參與競爭,近兩年,凈水設備的品牌參與個數和在銷型號數量增長迅速。近期美的、海爾、TCL等品牌相繼在技術和營銷領域發力,似乎有意引領一場凈水器市場的大洗牌。
縱觀中國凈水器行業,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以及消費水平的不斷提升,都有力地促進了凈水市場的蓬勃發展,但整個凈水行業仍然處于一個比較“年輕”的階段。其根本原因在于消費者對凈水機功能認知不夠以及行業無序競爭所致。相關業內人士指出,像冰箱、洗衣機這樣的大家電,顧客都很熟悉,購買時主要是選渠道、比價格、看品牌,已經有了一個成熟的品牌篩選和評估機制。而對于凈水器而言,如今市場上凈水器的種類繁多,價格也相差較大,從幾百元到數千元不等。當消費者把凈水器列入家電采購清單中時,市場上的各種凈水器的品牌、技術、濾芯種類、過濾級數等問題讓很多消費者在選購時摸不著頭腦。
據了解,目前全國有凈水器生產企業3000多家,中小型凈水品牌占絕大多數。由于凈水行業企業入門門檻較低,使得產品質量參差不齊,企業銷售網絡與售后服務體系的不健全等諸多問題將嚴重影響企業的長期發展。更為嚴重的是,一些凈水機企業急于牟利,概念炒作嚴重,還有很多不知名品牌所生產的劣質凈水機,不僅不能有效保障消費者的飲水安全,而且還容易導致用水的二次污染,這些都嚴重阻礙了中國凈水市場的持續健康發展。而要解決這些問題,不但需要凈水知識的進一步普及,更需要企業打造差異化的競爭優勢,真正實現做大、做強。
在此形勢下,美的凈水機冠名江蘇衛視《一站到底》,為讓更多消費者了解并體驗凈水產品,其在全國范圍內推出為期一年的凈水機30天免費試用活動—消費者在試用期內,若出現不滿意的狀況可退回產品,不收取任何費用。此外,發生在凈水器行業的大事件,還包括去年下半年的TCL與濱特爾展開的戰略合作;以及更早些時候的海爾與施特勞斯強強聯手。
“隨著包括海爾、格力、九陽、TCL等越來越多的巨頭型品牌在該領域的發力和整合,凈水器行業也將迎來一個大的洗牌期”,產經觀察人士洪仕斌介紹,這些企業依靠強大的品牌資源及雄厚的資金基礎等優勢,對市場產生強烈的沖擊,未來凈水市場或將重新洗牌,中小品牌在市場競爭中將面臨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