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好的時代,更是一個變革的時代。伴隨著中國環保產業的發展,水業市場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化。在2014(第十二屆)水業戰略論壇上,中國水網總編、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環保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傅濤表示,中國水業到了迎接變革的時代,到了需要重新認知的過程。
圖為 中國水網總編、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環保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傅濤作主題發言
重回戰略合作時代
傅濤認為,2003年到2010年的水務市場可稱之為“春秋時代”,同時也是一個戰略合作的時代,那時水務企業相互捆綁,環保行業組建了自己的商會、聯盟和俱樂部,大家在共同的體系上推動市場的改革。
當市場基本形成,水務企業想要快速發展只能進行并購,產業也隨之進入了以并購為核心的“戰國時代”。眾多企業都在做產業鏈的加法,資本市場也助推了這種并購。
“現在,中國水業重回戰略合作的時代。”傅濤如此判斷說,隨著環保要求越來越高,企業承擔的風險也加大,環保服務要求的提高呼吁專業化的分工,這種分工必然催生產業之間的合作。服務綜合化的時代會有很多細分公司形成戰略合作的關系,水務行業應該是以戰略合作為主線的市場。
產業重心逐漸轉移
傅濤指出,過去水務行業是以無害化為核心的服務體系,成本很低,技術成分較少。我國水務市場雖然已發展10多年,但產業集中度一直不是很高,真正的專業公司很少,技術水平普遍不高。
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技術含量的提高,環保進入資源化時代,未來的水務行業將是資源化和無害化并行的市場。無害化會進一步拓寬,但在拓展的領域里將是深耕細作的。傅濤認為,“隨著無害化拓寬及資源化深化,兩者會同時存在。5年之后,市場或將以資源化為核心”。
即將進入技術引領時代
傅濤分析認為,無害化與資源化催生了資本與技術的博弈,未來5年環保行業的技術權重會逐漸超過資本權重,原因是隨著要求提高和服務深入,當開始追求細節精細化的時候,技術主導的成分會逐漸加大。
現實也是如此,很多實力雄厚的綜合環境服務公司已經意識到,技術在環保產業中的角色和地位將越來越關鍵。不少國內的環保企業也已開始并購海外環保技術類公司。
從項目時代進入公司時代
過去10年,項目一直是水業市場競爭的重心。在傅濤看來,以項目為核心并不能算是一個好公司。很多大公司的項目雖然多,但是實際上仍是“小公司”。當行水業進入戰略合作時代,企業重心不再是項目,大企業也不是同類項目的簡單疊加而形成的大的“小企業”。
傅濤指出,現在水務市場上的合作不僅僅是項目合作,更是企業合作,是在產業鏈上進行的深入合作,行業也因此從項目時代進入公司時代。他認為,社會化的影響讓公司品牌、公司價值高于單純的項目。如今發展最快的公司是戰略合作的公司,企業并購和合作的重心也不再是項目,而是公司間并購和企業間的戰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