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能源迎發展機遇 地源熱泵技術受關注
發布日期:2015-01-21
2014年我國清潔能源快速發展,能源結構進一步優化。預計截至今年底,非化石能源占我國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11.1%,比去年提升1.3個百分點;煤炭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約64.2%,比去年下降了1.8個百分點。
2014年公布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規劃了未來6年中國新能源發展藍圖。按照能源局的計劃,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這一數據在2013年底時還是9.8%。
國家“十二五”規劃、《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等均明確提出了我國節能減排的目標,到2015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單位GDP能耗下降16%;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3.1個百分點;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8到10%的目標。
由此可見,未來清潔能源來將迎來發展機遇。
作為清潔能源中的一種,以環保和節能為主要特征的地源熱泵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近些年,在節能減排大勢驅動下,地源熱泵系統應用越來越多,特別是近兩年國家政策面支持也漸漸增多,地源熱泵發展如火如荼。
地源熱泵中央空調作為一種先進、高效、節能、環保的空調系統,是對可再生地熱能資源的一種運用。通常是指能轉移地下土壤中熱量或者冷量到所需要的地方。通常熱泵都是用來做為空調制冷或者采暖用的。地源熱泵還利用了地下土壤巨大的蓄熱蓄冷能力,冬季地源把熱量從地下土壤中轉移到建筑物內,夏季再把地下的冷量轉移到建筑物內,一個年度形成一個冷熱循環。
地熱能是可再生能源,還具有環保效益高的顯著特點,根據相關技術測算,達到同樣的制熱效果,地源熱泵系統所需費用僅為普通中央空調的50-60%;與電鍋爐加熱相比較可節省三分之二以上的電能;比燃煤鍋爐節省二分之一以上的能量。與此同時,土壤源空調既沒有燃燒系統也沒有排煙設備,是環保型的可再生清潔能源,能有效消除常規空氣源熱泵系統帶來的“冷、熱污染”環境問題,運行費用估算為其他各種采暖設備的30-70%。
地源熱泵不僅適用于賓館、商場、辦公樓、學校等公共建筑,也適用于普通民用住宅。在節能、環保、可再生、節省費用等方面顯現的優勢使地源熱泵技術被稱為21世紀的“綠色空調技術”。
地源熱泵行業發展多年來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持,地源熱泵最初作為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推廣,后來作為示范項目推廣,最近幾年是智慧城市試點推廣。特別是國家能源局等4部委發布《促進地熱能開發利用指導意見》,這給地熱能開發利用打開了政策空間。
《意見》提出,到2015年,全國地熱供暖面積達到5億平方米,地熱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0萬千瓦,地熱能年利用量達到2000萬噸標準煤,形成地熱能資源評價、開發利用技術、關鍵設備制造、產業服務等比較完整的產業體系。
到“十三五”末,地熱有望形成新的產業增長點,中國將打造數十個“無煙城”。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表示,未來將通過開展地熱能資源勘察評價、做好開發利用規劃、加快推廣利用,創建以地熱供暖為主的“無煙城”和地熱開發利用示范基地、建立健全地熱能開發產業體系等方面加快地熱能發展。
為促進地源熱泵項目發展,北京、河北、山東、山西等省市對地源熱泵技術已有明確的優惠政策,包括節能投資項目實行無償補助,按投資規模給予資助、按節能效果給予獎勵等。天津、廣東、南京、長沙等省市還設立了節能專項資金。